STAY NEWS

2/2世界濕地日 臺灣長期投入保育工作不缺席
2023年02月02日
記者陳欣欣 / 台北報導
分享至

記者陳欣欣 / 台北報導

營建署表示,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,臺灣的「濕地保育法」在104年2月2日正式施行至今,濕地保育工作已有具體成效,現已完成34處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,包含1處國際級及33處國家級公告作業及核定地方級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10處。同時也持續推動「濕地標章」認證,輔導地方政府將濕地保育、在地生活及農產品相互結合,發展在地特色產業,讓保育工作與綠色經濟並行發展,達到生態、生產、生活「三生共榮」的政策目標。

持續舉辦「濕地日」活動,提升濕地保育量能

此外,今(112)年1月7日也攜手嘉義縣政府於嘉義蒜頭糖廠蔗埕文化園區舉辦「2023濕地日-濕地藍碳潛力」活動,邀請農業委員會林務局、經濟部水利署、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、國家公園管理處、嘉義縣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辦理,透過有獎徵答、電影放映、導覽解說與濕地抵嘉體驗等內容,並吸引上百名民眾參加,同時也藉此公開活動,表揚長期投入濕地工作的合作夥伴。營建署表示,濕地日活動可讓不同年齡層的民眾都能更加認識濕地保育的重要性。
▲ 用不同的視野來進行濕地觀察。(圖/城鄉分署提供)

國際交流不間斷 培育濕地人才

營建署指出,自105年舉辦國際濕地大會後,已與國際濕地保育組織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,強化濕地人才培育。近年來雖受到疫情影響,但仍持續透過線上會議形式與國際組織保持密切交流,「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-2024海外年會」也預定在臺北召開,相關籌備工作進行中。

營建署表示,去(111)年也與「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(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,SWS)」及國內簽署濕地合作協議的六大部會(行政院環境保護署、水利署、海洋保育署、農業委員會林務局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及林業試驗所)共同合作辦理「202濕地科研講座(第四屆臺灣濕地種子營)」、「濕地科研講座」及「濕地種子學員培訓工作坊」等系列活動,參與人次逾百人,另截至111年底已培育近55位臺灣濕地種子學員,讓濕地研究與科研相關經驗得以累積與傳承。

營建署最後表示,濕地是地球給予民眾的珍貴自然資源,近期為緩解氣候變遷所帶來影響,目前已確知濕地是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,具有減碳特質,為「藍碳」的重要生態系統之一,並強調濕地保育需要跨領域的專業,如水、土與生物保育等共同投入,才能將保育與實務用運的效益發揮到最大,也歡迎民眾至「濕地保育資訊網」(https://wetland-tw.tcd.gov.tw/)了解更多濕地生態永續與經營管理的相關成果,一同加入守護濕地資源的行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