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AY NEWS

從泥水工到陶藝大師 陳建華譜出精彩人生
2021年02月22日
記者陳木隆 / 宜蘭報導
分享至

記者陳木隆∕宜蘭報導

實在很難讓人想像一位泥水工怎麼會變成陶藝大師呢!宜蘭縣三星鄉大隱村就有這麼一號人物,他就是「陶隱工坊」的主人陳建華,從無心插柳到開創藝術陶和生活陶的一片天,在他身上讓人看見與生俱來的天分和後天的努力與艱辛,成功絕非偶然。


▲陳建華的泥條編織作品。(圖∕陳木隆攝)

出身農家今年65歲的陳建華,早期曾經學習時裝設計,又到製衣廠工作,而與另一半吳玉蟬相識並且締結連理。他有著一雙能工巧匠的好手,妻子身上的新娘禮服就是他親手製作,藝術天分已見端倪,但在走向藝術之前,卻有著漫長的「土水」生涯,因為這段姻緣他跟著岳父做泥水工。


▲陳建華向訪客解說創作歷程。(圖∕陳木隆攝)

還記得做「土水」的頭一天,光是攪拌水泥就把他累翻了,讓他很排斥,但是為了養家活口,只好一直做下去,而且綁鐵、砌磚、抹牆、釘板模和貼石磚樣樣來,成為一位全能的「土水師」。


▲陶隱工坊已傳承到第二代,圖為長媳范芷妘介紹坊中作品特色。(圖∕陳木隆攝)

或許是時機成熟吧!有一天,妻子建議陳建華報名救國團的陶藝課程,利用晚上時間學習第二專長。已經習慣粗活的他,起初對陶土的印象是格格不入的,但在妻子的鼓勵下,抱著「玩」的心情繼續學下去,隱藏多年的藝術天分竟像火山泥漿一般地被誘發出來,接著又去跟陶藝老師吳金維學習手拉坏和泥條編織的技法,打下紮實的基礎。


▲第二代陳名彥的《雨滴》系列作品,呈現蘭陽多雨的特性。(圖∕陳木隆攝)

興之所至加上自己的努力摸索,陳建華漸漸領悟箇中要領,技法不斷成熟精進,「泥條編織」尤稱一絕!在仿竹編織陶甕的創作中,無論是泥條交織的立體感、工整度,還是釉色的變化,總有令人驚嘆之作。1998年首度參賽,就以名為「無題」的作品榮獲宜蘭美展陶藝組第二名,那年第一名從缺;1999年獲得宜蘭美展陶藝類佳作;2000年又以作品「禧」贏得宜蘭美展造型藝術部第一名。接連得獎的鼓舞,讓他信心大增。


▲陶隱工坊也有許多魚的創意元素。(圖∕陳木隆攝)

然而,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,陳建華約有十年時間過著「半工半陶」的日子,一度因為建築業蕭條,想要改行種蔥,於是向友人請教如何種?如何加入農會?結果蔥沒種成,卻獲得三星地區農會的大力相助,不僅提供蔥蒜節攤位給他展售陶藝作品,還選為一鄉一休閒的特色景點,逐漸打開知名度。

本名陳添煌的陳建華,近幾年更贏得多項大獎,包括2014年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的金點設計獎、2018年苗栗陶台灣柴燒藝術季佳作、2019年台灣工藝競賽獎入選、2020年苗栗陶藝術節陶藝競賽佳作等。也在2003年獲總統府邀請參加聯展、2006年礁溪老爺大酒店邀請展、2013年桃園國際機場「春泥」陶中有陶特展。

現已全然投入「陶藝」的陳建華,和妻子共創的陶隱工坊已傳承到第二代,跨足藝術陶和生活陶,在持續創作的同時,也結合生活與觀光休閒,透過許多DIY課程與變化,引導更多人體驗陶藝之樂。

回首來時路,陳建華幽默的說,他是被太太騙去玩陶藝的,因為玩出興趣,反而不做「土水」,而專心創作了。他强調:「玩陶的孩子不會變壞」,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,到陶隱工坊參觀、體驗。